.jpg)
機会を意識 虚を打つ基本を繰り返すこと 意識機會 反覆練習打擊虛的基本
東良美 教士八段
用基本練習提升打擊的強度、賦予劍尖威力
有效打擊的條件,在劍道比賽.裁判規則第12條中「有效打擊是有充實的氣勢,以合適端正的姿勢,用竹刀的擊刺部刃向正確的擊中打擊部位,且保有殘心」這樣記載,但重要的是,在進行基本練習時,要一直將這個有效打擊的條件記住,然後去實行。 特別是成人,我想多是以擊面為主的打擊練習和切返佔了大半。但如果不去確認現在的打擊,是否能在比賽中成為一隻有效打擊的話,那這樣的練習就會變成只是單純的運動。 我想大家也有這樣的感覺,就算打中元立(受擊者)所露出的打擊部位,往往卻不能打出是自己認同的一隻有效打擊。更何況在正式比賽時,「對手想獲勝,自己也想獲勝」的這種狀況下,必須要求的有效打擊。間距逼近縮短的話,有很多時候會對對手感到恐怖而將手抬起來啦,或是不自主的想要打擊啦,在這種極限的狀況下,自己不能不慌亂的朝對手打去的話,就不能擊出有效打擊。 就像「有破綻的話就打。沒有破綻的話就別打。沒有破綻的話就破壞再打」的教誨,劍道重要的是先製造破綻再打擊。換句話說就是「攻其虛」,從打擊練習的階段開始,意識到攻其虛這點來練習是十分重要。 因此,元立(受擊者)的角色就很重要,要配合打擊者的呼吸,要製造和實戰一樣的緊張感,再讓打擊者來擊中破綻。如何做的方法之後會再講述,總之,元立並不是一個打擊台。 用一次又一次反覆的基本練習來提升打擊強度,劍尖就會產生威力。隨著年紀的增長,體力就會相對地下降,而能對此補強的就是氣力,對於間距還是機會的感知能力。這些就算體力下降了,也能透過反覆的基本練習來將能力提高。 基本練習雖然是重複一些單純的動作,但去注意在打擊之前的逼攻或是間距、機會等等來練習的話,就會發現更多的樂趣。把這樣的基本當作根基,試著把自己已掌握的方法在比賽練習時用出來的話,我想應該又會發現新的練習課題。 在柳生流的教義中有一個三磨之位。就是「學習」「練習」「研習」。積極的製造能接受老師指導的機會,在依指導去練習,再用自己的鑽研轉換成自己的實力。基本練習時要去確認正確的動作,正確的打擊,以及是否能在正式比賽時擊出,一步一步去累積這些努力。
以刺擊的心態來逼攻 將左手・左腰・左腳作為中心的構型
當我要對對手做攻擊時,首先做好將左手・左腰・左腳都準備萬全的構型,然後盡量不讓這個構型崩壞。構型這個東西,怎麼樣都是會跟靜止狀態聯想在一起,但不代表移動時就會不安定的意思。當中左腳特別的重要,用左腳確實的踩住地板,如果不能保持隨時都能擊出的狀態,那就不能做出逼攻,也無法做出位移。 左腳腳跟不要踩太死,也不要抬太高,要讓它成為隨時都能擊出的狀態。右腳腳跟及膝蓋要維持柔軟性,讓下半身充滿力量。雖然有人教「左腳的膝窩要伸展開」「左腳腳跟要掂起來」,可是不管是哪一點,如果都做過頭的話,動作就無法很順暢進行,在練習的過程中,去找出對自己來說最容易活動的左腳,並熟練的掌控是很重要的。 左手的小指把竹刀的柄頭握滿,以小指.無名指.中指的用力順序,像握雞蛋般的感覺握住竹刀。收兩腋握竹刀,用左手.劍尖.頭頂好像形成一個三角形的感覺來和對手對峙,以「有破綻就刺去」的心勢心態來進攻。 從基本練習中找出這個構型,隨時都維持著緊張感。
最小限度的破綻,如不能做出符合實戰的狀態,練習效果就有限
在做打擊練習時元立的角色很重要。元立如果不專心注意,很容易就變成只是打擊台的狀況,無法成為有功效的練習。打擊者在要出招前要喊聲,然後要充滿氣力,元立也要喊出和打擊者一樣大的聲音,氣息也要配合。然後雖然是要讓打擊者做面、小手等等打擊,做出破綻的重點是,在打擊者要出手前的瞬間,做出最小限度的破綻。 劍尖偏開的話是面或刺,手浮起來的話是小手,手肘抬起來的話是胴,做出這些破綻。以做出符合實戰時的破綻,讓練習內容有緊張該。 逼攻對劍道的重要性不在話下,但就算覺得自己已經逼攻了,可是無法傳達給對手的話,就不算是逼攻。而且,要察覺逼攻為有效的狀態,原本就非常困難,所以當逼攻傳達成功時,一定會有些什麼反應。注意到這一些來做出破綻,在用這些破綻使練習的密度增加。 有些時候會看到在構型解開的狀態下讓對方打面,或是一開始就把手抬起的狀態下讓對手打小手的元立,但由於這樣的打擊練習是沒什麼效果的,所以要去注意。
基本是送足。 確認能用正確的動作打擊出去嗎
我想基本練習時,擊面技術的學習佔了練習時間大部分的比例。我也是這樣子,打擊練習時,包含擊面一定會從送足打擊開始練習,我想很建議大家這樣做。 劍道是形的文化,去確認正確的身體運用、竹刀的握法、揮擊方式能否做到是很重要。日本劍道形、木刀練習法都是用送足或是開足來練習,穿上劍道具的打擊練習,一開始也是以送足來打擊,在確認動作是否正確後,才開始進行踏步的打擊練習,我認為這樣的效果比較好。 用送足的方式打面,間距應該會比使用踏步時還近。體重用左腳支撐,用好像要把右腳推出去的感覺來移動重心,將竹刀舉過頭頂打面。竹刀往上舉的時候,要注意左拳不要高過右拳。 要領和素振相同。就算是小動作的打擊,左拳如果沒有舉到肩膀左右的高度,就無法做出正確的打擊。為了能擊出一刀兩斷的一隻、捨去一切的一隻,腳步的運行是不在話下,擊出正確的竹刀軌道也是重點。
掌握破綻 打擊的同時要意識對手的虛
在實戰時,通常不會做大動作舉過頭頂的揮擊。動作小卻強勁、犀利的打擊是被追求的動作。 小動作的擊面,只是縮短大動作擊面的竹刀揮擊幅度。並不是像刺出去一般的打擊,竹刀向上揮,再使用左手迅速的打擊。如果右手太用力,手肘就會彎起來,而變成像擔擊般的打擊方式。在正式比賽時,這個動作有時候會造成對手的虛,但基本動作時是筆直的上揮,筆直的打擊。和元立對峙時,要保持攻的意識,同時一點一點的將間距逼近,想像是在真實的比賽來打擊。 小手在實戰時是移動性最高的打擊部位,打擊時的姿勢也很容易走樣。因為打擊部位在比較低的位置,所以會有容易將視線降低去打擊的情形,光是視線降低這點就會讓姿勢很容易變形。 小手的打擊一定要能抓住對手的手浮起來的那一瞬間才行。小又敏捷的打擊。進攻表來取得中心,再利用對手想要取回中心的反作用力,使對手的劍尖從中心偏開。 劍尖偏開的瞬間就是打擊小手的機會。就算只是打擊練習,也要去注意這樣的機會,把攻其虛這件事放在心裡。 出處:剣道時代 翻譯:杜時鑫
感謝 To-Na Tu 的分享
感謝 To-Na Tu 的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