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剣道日本10月號
特集 最強の年齡
感謝 To-Na Tu的分享

最強的年齡 真正的強者是在幾歲呢?
在全日本選手權中,三十代前半的優勝者佔有多數, 去年,更由史上最年輕(21歲)的選手,贏得了優勝。 世界大會中,十幾歲的選手也入選了日本代表的十人名單之中。 學生的強度很顯眼,也能窺視出「年輕=強」的現狀, 但另一方面,「對上高齡的老師時,根本就無法招架」的聲音也依然是存在, 實際上,不管是怎樣的劍士,應該都有過這種體驗吧。 那麼,究竟“何時”才是“最強”呢。 從10代到80代,我們貼近各種不同年齡層劍士的強,來解開謎題。
年輪を重ねた 最強の指導力 經驗累積出 最強的指導力
範士八段 小西司郎
每年五月的京都大會(全日本劍道演武大會)中, 以精力充沛的比賽吸引觀眾的注目。 89歲的小西司郎範士,今年也展現了敏銳的攻擊及腰部發動的招式。 雖然劍的俐落是從長年的修行中所鍛鍊出來的, 但伴隨著修行被培育出的,應該就是人格。 開朗的小西範士,有豐富的幽默感, 對周圍充滿了關懷, 不依賴經典的成語,將自身經驗中所體認出的術理,以簡單明瞭的話語向後進們說明。 聲音響亮,發音清楚。 在淺草出生在淺草長大。 無論男女老少,都是帶給周圍人們活力的小西範士的粉絲。 就算去除了劍道的部分,對於從經驗累積出的人格是最強的——。 我們走進這樣的小西範士的指導現場。
身材高大的男性 也沒有的強韌 小西範士是在淺草出生在淺草長大。大正14年10月出生,今年正要迎向卒壽(90歲)。先不談劍道經歷還是關於劍道的戰績,將頁面留給老師本人的談話。首先,介紹當天練習會的情況。 小西範士現在是擔任活動於自家本地入谷附近的誠劍友會師範外,同時也以師範的身份,在財務省劍道部練習。這次的採訪,是在財務省廳舍的練習。昭和18年所建,擁有風格的建築物中,設置了財務省劍道部一週兩次的練習日,除了其他省廳的劍道愛好家外,也接受一般企業的愛好者來參加。似乎也有入谷誠劍友會的成員,因仰慕小西範士而前來。 練習是從午後七點開始。每個人下班的時間不一。戴起防具的人,依序做切返及基本練習。小西範士戴上面時通常在後半的三十分鐘左右。在這之前,是看著基本練習的狀況並偶爾提出建議。高齡的同時也是老當益壯的劍士,發出宏亮的聲音。 7點45分時,小西範士正座向上位行禮。戴上面後,大動作的迴轉肩膀,開始接受練習。在練習場上,已經有20位左右的人群展開熱烈的地稽古。第一位和小西範士練習的是一位壯年劍士,過程中,看到了在一次擊出正面打擊後的體碰,反而被小西範士推倒的場面。嬌小的老劍士,竟是如此強韌。之後進行幾回合的交劍,最後讓對手打擊五、六次後確實的蹲踞收刀。接著馬上和下一位劍士對峙。 社會人劍士輪流交換的和小西範士練習。小西範士對身材高大男性的體碰也不覺辛苦,對用以小動作擊伸擊面的對手,要求打擊力道不可以太輕,要用大動作揮擊。對高個子的劍士,就踩進自己的間距給與壓力,在對手想啟動的瞬間擊出出端面。不管對手是誰,最後都要求對方向自己做出打擊,不吝嗇的讓自己的防具被打。 雖然已經是以比較快的節奏來進行練習了,但還是有許多的劍士在排隊。因此,小西範士在跟第六人練習完之後,讓後面排隊的每一個人做一次正擊面的打擊。打完的人又再次的排隊,第二回讓對手打的是小手面退擊胴。包圍著老師迴轉的練習,打擊的人將真摯的熱情環繞老師,被打的小西範士也發出相對應的心氣。最後一位打完後,小西師範和練習者一同蹲踞收刀。
以“氣”來支配練習 當日地稽古比平時要早結束,休息以後進行了「審查練習」。 「請大家都來參與,全部的人都來練習吧。在別人的面前練習是一個很好的經驗哦。因為有著緊張感,當然自己的優點會很難表現出來,要跳脫勝負,做好確實的逼攻、確實的打擊,來進行對峙。審查時要以“切”的心態來做比較好哦。」 說了這段話的小西範士,認真的觀察了所有的對峙。適當的時候,清楚的給與好的建議,令人佩服的是還同時注意周圍其他的人。關心的對演練結束的人說「卸下面,一邊休息,一邊好好的看別人的練習」,也細心的提醒「計時的人要交換哦」,最後,「那邊的人,不讓開的話,記者會看不到哦」,對我們採訪的人也加以關心。從一個又一個不是刻意的掛慮中,所散發出來的“氣”,讓人感到充滿在這個場所的空間裡。 在這同時,讓人覺得對練習很嚴肅的是,小西範士對演練者們提出的濃密的建議。在下一頁中列舉了一些建言的內容,指導的話語是很平易、簡短、敏銳又嚴格,有時交錯著幽默,讓在旁見習的人也能容易的就聽進心中。讓人能聽得懂的談話,就是沒讓時間白白浪費的證明。 約一個半小時的練習會,內容非常充實。而會吸引人來請求指導的,我想是小西範士以經驗累積出來的人格。
審查練習的 十條精選建言 ●現在的面,手腕向上翹起了吧,手腕如果往前伸的話會更好哦。因為不是比賽練習而是審查練習,要把切這個想法放在心中,大動作不猶豫的打過去吧。
●觀看別人的練習很重要,要觀察別人的優點。特別是要學習好的打擊時的腳步。
●打擊時要毫不猶豫,心不要有保留的擊出,打完之後要留心,這就是殘心。
●打面,要像是去體碰一樣的往正前方延伸過去,這樣姿勢就會變好吧。往右邊偏開的打擊,還是手往上舉起的打擊都不是好的面部打擊。因為切不下去只能給與對手擦傷。如果把給與對手致命一擊的正擊面,在平常練習是牢記心中,那就會完全不一樣。
●不能慌亂的打擊,也不必要做無理的打擊。逼攻再逼攻!劍道中逼攻是很重要的。個子小的人要向中心攻去,一步一步的踩進去後打擊吧。抱著預計會被刺的心態踩進去的話,反而不會被刺。
●打面時,最後的時候腰部要跟進。再來是氣勢。打小手的話就是「小手!」,打面的話就是「面!」,會因為有沒有確實把氣勢展現出來,而有完全不同的表現哦。
●打小手時,左手和右手的位置如果變成一樣高的話,打擊就會變弱。如果把左手稍微降低一點,這樣竹刀就會產生角度,就能確實的打擊。
●不要想太多放手去打擊,如果不行的話就不行,要做像這樣明快的劍道。想要擊中,卻不讓對手擊中的劍道是陰暗的。讓我們來進行明快不猶豫的劍道吧。
●刀拔好之後才蹲踞很難看吧。應該是在蹲踞的同時把刀拔出來吧。像這類的動作也要好好的記住。
●暫停、等一下! 六段的人不行跟七段來比試吧。這樣有點失禮。這也是很重要的事。等著的七段,都已經帶著面了,也請一起來做練習。
談話——— 無心不是什麼高級的境界, 就只是毫不猶豫的攻過去罷了。
被稱為“刺擊的小西” 能持續這麼長的劍道,靠的果然是不去做勉強的事吧。面對前輩或是老師們,如果真的累到不行就要說「我不行了」而停止練習。然後,身體狀況調整好的話,再去跟不同的前輩或是老師們練習就好。這不也是一種好方法嗎。雖然不管學生時代是如何,一般人因為有工作,努力的去上班,接下來就是為了健康來練習劍道,以這樣的感覺來練習的人不也是很好嗎。能否變強,是要看當事者自己的練習來決定,但也不應該說強就是好,弱就很糟糕,在不會對健康有害的程度上,能持續的進行劍道練習不就是一件最棒的事嗎。我是託了各位的福,當然也是受到大家的照顧,才沒生什麼病,而讓我能持續的進行劍道練習到這個歲數。 當然年輕的時候,想說劍道是百分之一百二十。也有過就算很累,也是忍耐住繼續練習的時代呢。只是,不能這樣就去強迫別人去做跟自己一樣的事,因為現在所教的人都是有一定程度年紀的成年人。所以,現在會要溫和些,告訴大家累的話就請休息,等身體狀況調整好了,再上來練習。 我是5年級時在一個很平常的小學中開始練習劍道的。雖然是在學校中得到指導,但正常是4年級就開始加入,而我卻因為被說「你的個子太小了,等5年級時再開始吧」,所以才從5年級開始。直到高等小學畢業,一共練習了4年。我因為腦筋不好,家裡也貧窮,高等小學畢業後,從15歲開始就在城裡的工廠中工作了。是被教我劍道的老師邀請,說「不要到我的公司來上班嗎」。第一年是ONLY工作,到了16歲,老師對我說「現在開始,去道場練劍道吧」,我就被老師帶到了在千駄谷的皇道義會。真正接受劍道的巡禮,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 在皇道義會裡有4、5名學徒,我是被一位叫青木秀男的刺擊名人所指導。當然也受到其他像谷島三郎老師、柳沼鐵水老師、井原老師等老師們的練習指導。青木老師是一位高大的人,突然覺得看起來變小的那個瞬間,咚的衝擊向我爆發過來。是雙手刺。我向後倒下後就暈過去了。用水桶向我潑水,我啪的醒了過來。青木老師為我擔心,對爬起來的我說「你今天的練習就到此為止,去休息」。雖然很嚴格,但也很溫柔呢。從前的老師們,每一個練習時都很嚴格,但平時都很溫柔。 到皇道義會的練習是一週一次,其他的練習時間是工作之後,在所在的淺草練習。但是,在我十八歲半時開始,空襲變得很激烈,劍道就不用說,無法練習。在昭和19年皇道義會也被燒毀了,19歲的我也在招募時被帶進了兵隊。 在戰後,因為如果不工作就沒有飯吃,當然也沒有辦法練劍道。終於可以不用擔心餓肚子時,已經是37歲了。7月時,讓我能參加在上野警察薯集結的台東區劍道聯盟的練習會。12月時,參加四段審查也合格了。當時取得四段後一年,就能審查五段,隔年的12月以不錯的狀況取得了五段。 那個時候非常渴望練習劍道啊。就算練習時被欺負了,也覺得劍道很有趣。充滿幹勁。也被上野警察書的助教黒嶋老師說「小西,你這傢伙雖然個子這麼小,卻很拼呢」。高野孫二郎老師也在,也被這位老師充分的鍛煉。 高野老師在江戶川區的小松川擁有自己的道場,我時常去那裡練習。連自己都覺得驚訝,真的是每天都跑去各地的道館。高野道場很小,在這個狹小的道場裡,因為有誰的背碰到後面的牆壁就是輸了的關係,練習非常激烈。體碰不強就完了。因為我個頭小,所以從下面撞過去可能比較有利。因為從下面過去,腰部沒有充分跟上的話就撞不了。相撲的選手也是,個子小的一方碰撞要有力,也是一樣的道理。 啊,對了,當時的橫綱吉葉山要來台東區劍道聯盟練習,上面的老師對我說「你去接他的切返」。「小西的切返的技巧很好,練習時去當吉葉山的對手」。雖然有一些自滿,有什麼要出來示範的時候,經常都會叫我。結果,吉葉山因為太忙了而取消原本的預定,但我卻因此而得到一件浴衣。 這樣說雖有一點自滿,曾經被青木老師鍛煉過,而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被人家稱為「刺擊的小西」。在從前的練習,刺擊和側面打擊是固定練習的招式。我在皇道義會的練習中,被打擊側面時,耳膜曾被被打破過。如果回家講這件事的話,一定會被罵,所以沒跟爸媽講,也沒有去醫院就診,我想大概是被打破了吧,因為都聽不到了。
劍道是件快樂的事 另外讓我記憶深刻的,就是被小川中太郎老師稱讚的時候。很難得在台東區的練習會中能看到小川老師,我跑去和他練習。當時,噠--的以要刺擊的想法攻進去,再大動作的把劍舉過頭頂的打面過去後,讓小川老師說了「你這傢伙,打了一隻很好的面啊」。當時真是高興。 說大動作打面是我的信條,其實是自然而然的變成這樣的打擊方式。我的個子小,如果不大動作把竹刀舉過頭頂的話,竹刀就到不了高個子人的面。到現在有時會有人詢問我「老師為什麼用大動作把劍舉過頭的方式打面?」這種時候我會說「一開始學習素振的時候,也是大動作把劍舉過頭頂的吧。我只不過是一直這樣做而已」。當然也是會有打小動作的面的時候。雖然用大動作去打的話,自然腰部就會跟上,那麼小動作的面,也能用腰部跟上的方式去打。重要的,不管打擊是小招式或是什麼招式,只要腰部能夠跟上就好。 不管是拳擊、柔道還是空手道,腰部沒有跟上的話就會翻倒吧。所以腰很重要。就連在工作時,我都覺得腰部挺起來,姿勢良好的人,也能迅速俐落的處理好工作。用隨便的姿勢來工作的人,工作也不能順利的進行吧。對攝影師也是,隨隨便便的裝扮,是拍不出好的相片吧。從劍道,養成挺起腰的好姿勢,我想也能在工作上活用吧。 然後,有一件跟適合果決的“事”。在我的劍道裡,一直是很果決的去做“攻擊”這件事。在今天的審查練習時,也是一直不斷的說「逼攻、進攻」吧。不管是審查也好,比賽也好,我覺得去想「從小手攻進去」 還是「要打出端的面」等多餘的事,不是一件好事。如果專注在所謂的“逼攻”上,就會變成沒有一分空隙的狀態。這樣的話對手的心也會動搖。在趁這個時機打擊過去。我自己應該也是做不到,但我所追求的是這樣的劍道。 所以我在逼攻時,劍尖不會卡啦卡啦的擺動。噠—的指著中心。被劍尖指著的話很可怕吧。怎麼來處理這個恐懼是很重要的,心不能輸,是必須要有更往前靠近的果敢。這就是所謂「勝負是在打擊之前」吧。逼攻佔了上風的話,自然就能使出用身體記住的招式。可是,在逼攻這個部分不果決,現在反而逃避的去做改變節奏的打擊、騙面打小手等這類的假動作反而比較多。對做這些動作的人來說,雖然這也算是一種的逼攻,站在我的立場來說,這只是從劍尖的恐懼中逃避的一種掩藏而已。也欺騙了自己「想從中心進攻」的心態。如果這樣,那不就是無法瞭解為了什麼來練習劍道嗎。 劍道啊,是件愉快的事。被打到了、輸了、審查沒合格………去說為什麼,感到悶悶不樂的劍道太灰暗了。被打到了也沒關係,輸了也沒關係,審查不合格也沒關係。在每一個關頭上,都能果敢去面對的話就好了。如果果決的去做了,就算沒成功的話,那也是沒辦法事。能有下次再更加油的想法就好了。這樣心情也會比較開朗吧。想要得到是這種開朗的劍道。我本身也是這樣子走過來的,就算在肉體上很難受,可是精神上卻是很快樂的。當被人家問道「什麼是逼攻?」時,雖然我常回說「經年累月去累積的話就會懂哦」,但如果是一直果敢去進攻的話,我想誰都會變成能抓得住要領的人。雖然我自己還做不到。 也有這樣的想法,當道館的年輕人要去審查六段還是七段的時候,從審查前一年開始,就不讓他參加比賽。因為養成了想要獲勝不想輸的習慣後,果決的進攻這個部分就會被削弱。劍道變成灰暗的話,是很難成為高段位的。 對現在劍道的努力方法嗎?總之就是盡全力去做,果敢的去做,這樣堅持到最後。 然後,累了就休息。因為也有些年紀了,大概練習30分是最剛好,稍微過頭就是35分。 雖然今天的練習也是這個樣子,因為人數太多,所以每一個人的練習時間都是短時間就結束。每個人在練習結束時讓他打面,打交雜體碰的小手面胴。然後說,好,辛苦囉。 不去做這種來啊來啊只是讓他打的練習,這也是要留心的一點。「如果這樣做一擊就會變弱喔」,我們這的高段老師在做元立時也常常這樣說。 所謂劍道隨著時代在改變,我並沒有特別的感覺。京都大會時的演武,和對手老師雙方盡全力的姿態,不管是從前還是現在都沒有變過。只要演武一開始,就只有用盡全力不加思索的去進攻。什麼也不去思考。說出這樣的話,會被問說「這就是無心嗎?」之類的提問,但我想這並不是那麼高級的東西。僅是以「敬請指教」心態,沒有可以想多餘事情的餘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