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劍道日本8月號
挑戰!段位審查之壁
感謝To-Na Tu的分享

太田忠德 範士八段
能無心去面對的話 平日的修煉就能自然的表現出來
過去在被稱為日本最高峰的修行場警視聽中鍛煉, 現在以全日本劍道道場連盟專務理事的身份, 每天為發展推廣劍道而努力的太田忠德範士。 劍道八段審查是劍道界最高位的審查場, 作為審查員的太田範士,以專注的眼神注視著受審者的比試。 我們詢問範士從審查員的視線, 來看八段審查的課題重點, 到目前為止自己的努力,以及段位審查存在的意義。
充滿氣魄的話 劍尖就會有力量存在
成為擔任劍道八段審查員已經有相當長的時間。在擔任審查員時所體認到的,是要去對別人做出評價的困難。自己真的清楚的知道那個人的實力嗎,這樣子的緊張感,從來都沒有停止過。 審查會是從早上開始,幾乎要花一整天去進行。審查時由於是擁有相同實力的劍士們的比試,自己都會特別去注意不僅是看受審者外在表現的部分,更要能看出潛在能力,也就是要看到內在的部分。正因如此,每次一整天的審查會結束時,身體與精神都相當疲憊,可以說是精疲力盡了。 在近年的段位審查會,常會被審查會場中的熱氣所壓制。特別是六段、七段、八段等,覺得段位越高所感受到的熱氣就越高。這當中最強烈的果然還是八段審查。雖然在回想起自己接受審查時也有同樣的感受,或許是受審者們變得敏銳的精神狀態所造成的,整個會場籠罩在一種不尋常的氣氛之中。 有一種八段審查的受審者數年年都在增加的感覺。這些擁有受審資格的人們,正是在戰後劍道人口爆發性的增加時期時,開始練習劍道的世代。因為工作上有某些程度的穩定,而開始能夠擁有一些屬於自己的時間吧。另外,也因為近年,即使是有了年紀的人們,也能健康的努力練習,我想這些都是促進審查者增加的主要原因吧。 說到八段,就是劍道界的最高段位。正因為如此,就必須要是全能的,並且必須是獨特的。而其根本就是“氣迫”。這問題不是說只要能發出宏亮的聲音就好,而是要像從全身發散出一種氣場一樣吧。如果沒有這樣,首先除了無法吸引審查員的注意外,對技術層面的部分,也會有所影響。 在審查會的中途,有安排休息時間。在這時候,我們審查員們雖然會回到休息室裡,但在這時候,擔任審查員的老師們會討論目前為止所看到的比試的感想。在此時偶爾會聽到「今天的受審者都沒有氣迫」的感想。審查會那天的感想有摻雜著這樣的對話時,就會產生一次審查的合格者較少的結果之傾向。與這相反的,如果聽到的是「今天大家都充滿了氣迫呢」的感想的話,果然那一天的一次審查的合格者就會比較多。 在審查會場,雖然有時會看到等待審查的人,在會場一次又一次的確認自己構型的身影,但以審查員的角度來看,可以一目瞭然的知道,這個構型是不是為了這個場面所修飾出來的。只有調整形體的構型,就只不過是一個只能在場上站著的姿勢。內在的部分,如果無法將氣迫充實,那麼劍尖就不會有力量存在。 不愧是八段的審查者,大家都是抱著認真的態度去面對審查,所以對所謂合格的秘訣都十分的關注。以這為參考在平時的練習去努力就相當足夠了,但我想該要去注意是否被此所侷限這一點。如果心被「構型一定要這樣」「必須要這樣逼攻這樣打擊」等想法所限制的話,在比試時每個瞬間的動作就會產生遲疑。 對於審查,重要的是能否以「無心」去面對。能以無心去面對的話,平時練習的成果,以及這個人所擁有的實力就會完全的發揮出來吧。當然因為審查員所評價的是這個人平時修煉的成果,所以就算是無心去面對了也不見得能馬上就合格。在平常的練習中,所培養出怎麼樣的能力,這就是成為合格的重要因素。 在無法通過審查的人當中,似乎有會說「自己打中對手好幾次卻不合格,而對手的招式沒有擊中卻合格了」的聲音。由於審查是真劍勝負,當然被認定為有效的打擊是必要的條件。但也不是說只要打就好。充實的氣迫、打擊的好機、有巧勁的手之內擊出的強力打擊等等,擊出的招式必須是要具備了這些要素才行。像這樣扎實的招式多半能將對手箝制住,有些時候對手會用崩壞體勢的大動作來閃躲自己的招式,而無法確實的擊中打擊部位。這樣的場合,確實是沒有擊中打擊部位,但此外的重要要素都具備的話,這一點對評價上應該是好處的,而相反的,只胡亂的放出連續的招式,就算打中了對手,也只是偶然的「碰到了」而已,在評價是沒有意義的。 因為我們審判員是以這樣的視點來看比試,所以不是只有「自己明明打到了為什麼卻……」的哀歎,重要的是要有再一次用打擊的好機還是氣迫等等,重新獲得好的評價吧。 審查時一定會跟兩位對手進行比試。審查員會將和第一人次的比試及第二人次的比試做一個總和後去評價,所以就算在第一人次沒有擊中的感覺,在第二人次能做出挽回就好,如果儘管第一次、第二次兩次都有擊中,卻還是不合格的話,那麼就該去思考是不是那裡有存在該改善的點吧。 我自己是在平成2年時合格成為八段。在第二次受審時合格的。當時八段審查是一年舉辦一次。而審查員的人數,雖然現在是一次審查6名,二次審查9名,但當時卻是15名,而如果得不到當中12名以上老師的評價,就無法合格(現在必須得到一次審查4名、二次審查6名以上老師的合格評價)。更進一步來說,當時在各都道府縣有舉辦所謂的預備審查,首先必須要先通過預審合格,否則本身就無法參加八段審查,要到八段合格的路途是非常的遙遠。 審查的機會一年只有一次,而且是被15名九段的老師盯著看的審查,對多數的審查者來說,是緊張到一個爆炸。尤其我是隸屬於警視聽,是所謂劍道專門家的立場。八段審查是自己被探討是否有作為劍道專門家,以及作為指導者的資質的地方,我還記得第一次審查時,因為緊張,而使得心裡與身體都很變得很僵硬。 第二次審查時雖然合格了,但實際上,關於審查時的內容,幾乎是沒有留下什麼記憶。雖然第一次審查時,心生「怎麼做才好……」的迷惑而失敗了,第二次審查時以此為鑒,並沒有特別去在意什麼。心中只有想著「把自己所擁有的全部表現出來」而已。因為每天都累積了充分的練習,只要能把它發揮出來就好。就算是想要做這以外的事,也不能突然在這場合中做得出來,心中有了這樣的覺悟。 在比試時,從蹲踞站起來的瞬間,能感覺到好像是從身體深處所湧出的氣迫,然後就是以這股氣迫來面對、衝撞對手而已。之後到比試結束的記憶,啪的不知飛到哪去了,但比試中,似乎是很自然的能和對手做出應對。讓我真切的感受到無心這件事的重要及在平時鍛鍊的重要,是個印象深刻的經驗。 現在,「是否能成為一個該站上位的人」這一點,是我在擔任審查員時會注意的其中一項。如果八段合格了,那當然在練習會時站上位指導的機會就會變多。站在上位持續約一個小時左右的練習時間,是否能在此時來鍛煉比自己下位的人呢。所注視的就是這份能力。偶爾會有在審查時兩分鐘的比試中,就已經上氣不接下氣的人,就算感受他是個有資質的人,也不會給與他合格的評價。
不是比賽技術 而是製作〃本體〃的練習
過去在八段審查時,年輕世代受審者的合格率很高,但近年似乎下降了下來。我們循著現在劍道界的主流來看,如果是警察還是教員的話,在某種程度上,練習環境是很完備的,而在企業上班的人們,由於每天以工作為最優先,而導致難以確保能有練習時間的這個問題。我到實業團大會去看時所注意到的是,大多數的選手,都是利用在學生時代的〃積蓄〃來比賽的狀態。因為在練習不足的環境中,渴望取得比賽的勝利,自然地原本的實力就會下降。在該去鍛煉的時期卻無法被鍛煉這樣的現狀,深深的覺得對後來八段審查的結果也會造成影響。 偏重比賽的劍道,在劍道界中從以前開始就被視為問題,我自己也覺得這是劍道界的大問題之一,而感到憂心的其中一人。 現在,是處在一個不管如何,比賽結果都被重視的時代。當然,我也瞭解如果沒了運動化的部分,就無法期望劍道的普及與發展,但最重要的是如何能去在運動與武道中取得平衡的劍道。現在的劍道,都注重在比賽獲勝這件事上,因此造成「巧妙的摸到、完美的防守」這種技術不斷的在進化的結果。所謂直線上的競爭,該打擊時出劍,要是對手打過來的話就防守等等,我覺得感受不到這些的劍道正在擴散。 我覺得象徵這種現象的,就是學生劍道的現狀。近年活躍在學生大會的幾乎是1、2年級的低年級生們。過去有在低年級時,不停的訓練鍛鍊,努力於增強自己的實力,在這時所培養出的能力,到了3、4年級時才讓他去發揮的傾向。從現況中來推測,可說現在磨煉增加自己實力的基礎練習時期已經消失不見了。不去儲備能力,只用高校時代的技術去面對比賽,執念於比賽的成果。當然,力量是會衰退的,不久,等到自己成為高年級生時,這次又換成低年級生出場活躍,可以看見這樣的循環。感覺這樣的趨勢,從高校開始到大學,再從大學開始到社會人,全部串聯了起來。 在對於比賽的戰略技巧是天下一品,但卻沒有擁有最基本的能力。在以比賽為目標的時期,這樣也許是好的也說不一定,但在高段位審查時,這就行不通了。因為審查時的評判對象就是自己的基礎實力。 劍道的打擊所要求的是「打」而不是「碰到」。所謂劍道的「打」,也就是斬「斬」這件事,審查員所判斷的是「斬斷了嗎、還是沒斬斷」這個部分。要能擊出這種「斬」的技術的手之內,如果不透過累積大量的練習,就無法習得。 例如,現在的切返、然後衝擊練習,這種為了能成就自己〃本體〃有功效的練習,也幾乎是學生之間,選手之間在做。可是在過去的主流練習,指導者一定是站上位,讓學生向老師打擊過去。因為是向老師打擊,打擊那一方都很認真。無法有一點鬆懈。結果雖然練習就會變得很嚴格,但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就無法除去多餘的東西。過去的日本,從年輕的時代就開始進行累積這樣的修練,因此就算是很年輕,也有可能會成為一流的劍士吧。 我的少年時代,身體十分的弱小,弱小到小學生的時候,連學校的掃除都被豁免。中學2年級的時候,父親說去道場,就把我帶過去了,我在那時候第一次和劍道相遇了。教我劍道的是在修道學院學習的福岡明老師(範士八段),雖說是接受指導,但老師沒教過我一些太細微的事。拜託跟老師練習時,一定是切返,然後讓我衝擊練習,最後的比賽練習,也一定是要讓我打中一隻後才結束。因為不斷的重複這樣的練習,還是小孩子的我,自然地就變得很喜歡劍道。 小孩子們的練習結束的話,接著就開始大人們的練習。在那裡看著福岡老師練習的身影,變成我最大的樂趣,現在有時會突然察覺,自己很自然的在模仿著老師。不管是不是在模仿老師,在我的心裡有種「這就是劍道啊」,老師的身影強烈的刻畫在我的記憶之中。 如果福岡老師是我劍道的原點的話,那麼做成我的〃本體〃的就是在警視聽的練習。當時劍道特練的監督是小川忠太郎老師。而教練是森島健男老師、阿部三郎老師等的指導陣容。特練員有15名,大將和副將的前輩們跟老師一起站在上位,所以是5個人的元立對13人的特練員的練習方式。當然切返、衝擊練習全部由老師們當受擊方。因為由特練員們自己來練習的話,只要一開始難受時,就一定會在哪個地方跑出鬆懈的部分。然而,因為老師們也十分的瞭解這件事,對我們是連一瞬的鬆懈也不容許。連現在回想起來,那時每天的練習真的是非常的嚴厲,而我也很肯定是正因為有當時的經驗,所以才能有今天的自己。 如果沒能有〃本體〃的話,在比試中,不管有多少次多好的機會,也無法擊打出有效打擊的招式。所謂心氣體一致的招式,正是因為具備了〃本體〃才能做出的打擊。並且,這跟做學問不同,不是只要腦子能理解就好,徹底來說,就是只能透過身體的磨煉,才能得到的東西。然而,現在的指導者有說太多的傾向,因為所有都是用語言來說明,聽的那一方也總覺得理解了而深信不疑。如果是從前,有住進道場中修行這樣的環境。現在是以集團指導為主流。我知道要建立直接由指導者擔任受擊方的練習體系是不容易。瞭解了之後,如果有機會能請求和老師直接練習的話,該要把握住這個機會,積極的去向老師練習吧。
高段位審查是 真正的修行的開始
段位審查是追尋劍道真劍味的場所。本來劍道的根本是真劍勝負。而所謂的真劍勝負,也就是生命的爭奪,是無法重來的。從全身冒出來的氣迫,只是有在真劍勝負時才能被培養出來。平常的練習,然後審查會,都要去追尋是否能做到這樣。 就算是在練習,認真的向我們攻過來的人的氣迫,能確實的被傳達我們這一側,但只靠竹刀劍道去感覺,事實上其實也是相當困難。真劍勝負的感覺,雖然也可以說是刀的觀念,而想要去體驗,最有效的就是劍道形。往往會有只是把劍道形單純當成是一種形式上的動作來練習的部分,在審查前,只有確認順序,我想這種程度的人有很多。 我在之前全日本劍道連盟所製作的劍道形錄影帶拍攝時,有擔任示範者的參與機會。從當時的委員長佐伯太郎老師開始,還有幾位相當知名的老師們,接受老師們非常細節部分的指導,這是我非常珍貴的體驗。當初,從每一位老師們那得到的指導,有很多各自不同的地方,我也感到很迷惑,將這些部分追根究底的去反覆修煉後,有一次,產生了全部都一致的瞬間。那就是只有表現上有差別,最重要的原點的部分是相同的。 拜這所賜,之後就有定期在大家面前做劍道形演練的機會,累積了大量認真的劍道形的練習。累積大量練習的結果,是讓我能感覺到,在自己的劍道中所謂「氣的連結」的手感。不是說打完一隻後就結束,而是從一開始到最後,氣都不會中斷的劍道。例如,現在會有跟年輕人練習的機會,打擊完之後的瞬間,一定是在對方之前,嘶的逼近縮短距離。這樣做的話,就算對手是多有體力的年輕人,也馬上就會氣喘吁吁。 所謂的劍道形,原本就是要當成竹刀劍道的基本而被作成。大多數的人,是從竹刀劍道開始去看劍道形,所以往往會覺得兩者之間並沒有什麼接點,但相反地從劍道形來檢視竹刀劍道的話,一定會有新的發現才對。尤其不可否認的,現在的竹刀劍道和劍道形有著很大的脫離感,忽視了劍道形,就無法學習真正的劍道。如果可以,就用未開鋒的刀來練習劍道形。這樣反覆的去練習,就能體會出什麼是真劍勝負,能確實去修煉劍道形的緣由的話,那麼有一天就能和竹刀劍道的道理相融會貫通。 如果是一般的競技運動,當到了體力的界限時,就無法繼續下去。但是,對劍道來說,在到了體力的界限後,才是真正的修練的開始。不是八段合格了,就這樣結束了,而是必須從這之後,以更上一層樓為目標。如果現在對那些拼命努力在練習的人們,提出「哪一個時期是你最強的時候?」的提問的話,不管是誰都會回答「現在」吧,不是這樣的話就不行。 就算是很注重於比賽,到了一定程度的年齡,也會一天必須引退的時候。不是就這樣離開了劍道,正因為有段位審查,更該開始以武道為目的的修行。 說到劍道界的大問題,就會提到社會人的大家很難保有練習的時間這件事。但如果能下一點功夫,也是有可能來補強。從以前就有說所謂的修行,不是只有在道館就結束了,而是在日常生活的時候也要去進行。如果沒有機會能夠接受得到老師的指導,那自己一個人就要去做一些什麼努力,在下一次有機會練習時,要去請老師告訴我們。然後到下一次練習的這段時間,自己要去累積自我修練,然後再去請教老師,請老師告訴我們這樣就好。 以我來說,每天都會使用竹刀來練習素振,就算是現在也一樣不間斷。在劍道中,請重視初太刀,這個說法被提倡著,而這不僅僅是指最初擊出的打擊的意思。擊出的招式全部都很重要,告訴我們所有的打擊都是能成為有效打擊一樣,也就是說明去累積每一次的揮擊每一次的揮擊的重要性。抱著這樣的精神去認真做素振的話,就會更有效的成為更高一層的練習。 現在劍道在世界中正不斷的擴展開來,為了要維持武道層面的劍道,那麼段位審查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制度。段位審查就是最高的無言之教的地方。受審者的每一位,對段位審查都是以認真研究的態度去面對。而審查員對修練出來的成果進行評價,就能以無言的方式來傳達武道性的劍道。段位審查的目的,絕對不會是取得段位這件事。透過段位審查,能觸碰到不是競技運動,而是真正的劍道魅力,以合格來將這些向後世串聯起來,段位審查擔任著這個使命。
出處:劍道日本 翻譯:杜時鑫